刘庆华(2) 发表于 2023-8-2 09:55

刀郎再火的背后

一一兼评其新歌《罗刹海市》隐退十余年的川籍新疆非专业土歌手刀郎以一辑《山歌寥哉!》重出江湖,其中的一首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罗刹海市》的新歌,让刀郎再度大火。据中国新闻网2023年7月26日00:03发表的一篇文章称:虽然(刀郎的新歌)曲风(比2002年的第一场雪)大变,买账的听众依然不少。截止到发稿时(2023年7月26日00:03),这首歌曲(《罗刹海市》)登上多个音乐播放软件的热搜首位,相关话题刷屏各大社交平台,"罗刹海市"这一词条在抖音播放量破突3.6亿。其火热程度,远超当年。时至今日,热度还在持续中,并已经火到外国。刀郎为什么又大火了?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刀郎之又火得回到他名不见经传的发布描述新疆乌鲁木齐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音乐专辑而火遍大江南北。那时,也是听众们在听腻了港台歌星和大陆居庙堂之上的科班出身的当红歌星的歌后,对刀郎这个出生成长在四川成就在乌鲁木齐的民间土全能歌手真情实感的充满西北大漠孤烟和苍凉一洗歌坛娘娘腔和无病呻吟的歌曲喜爱至极,当时,我就觉得,"高手在民间"不虚也!普罗大众的艺术鉴赏力胜过无数居庙堂之高的所谓当红歌星专家。而然,人红是非多。更要命的是,二十年前刀郎的大红大紫,让许多靠包装靠卖乖露丑才薄德浅的却早霸在歌坛和娱乐界的人心生嫉妒,所以才有数位自认为很牛的歌坛红星及自认为才子者,吃不了葡萄当然得说葡萄酸了。所以当时才有当红歌星说,刀郎的歌没艺术价值,土里土气,歌词直白,毫无高雅气,而且,刀郎唱也唱得不啥的。甚至连某位红得不知所以的独霸某著名晚会的许多年的娱乐大牛,在节目中,都要踩刀郎一脚。刀郎是谦卑的、大度的,更是低调的,对以上的红星牛人,或者是从不辩论回应,或者干脆说"没事儿这个"!即使是这样,我注意到,歌坛和娱乐界的红星牛人,也没有给刀郎一席之地。满身才气的民间土歌手刀郎在北京混不下去。世道人心,人民群众想必比我认得更清楚。就在我以为刀郎将淡出人们的记忆和视线之际,一辑《山歌寥哉》,特别是其中的《罗刹海市》单曲,又石破天惊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最可爱可喜的是,不仅刀郎当年的歌迷惊喜异常,连新生代的许多年青人也被刀郎的新歌震撼。我以为,当下中国网络媒体业以出现"罗刹海市"热现象。"罗刹海市"播放量过数亿之巨,"罗刹海市"的解读也层出不穷。"罗刹海市"为什么这么火?有网友评论,罗刹海市之所以大火,首先,其歌曲的歌词真实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罗刹海市》以简练的语言描述了社会底层人民逆境中的生存状态,歌词中流露出的痛苦、无奈和不甘心都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弦。这些深入人心的歌词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因为他们或许也经历过类似的困境,理解其中的艰辛。其次,歌曲通过动人的旋律与歌唱方式把底层人民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刀郎的独特嗓音与饱满的表演风格让这首歌更加真实动人。他用一种坦率、直接的方式将底层人民内心深处的苦楚和对生活的渴望展现出来,引发了听众的共鸣,并激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但这不是根本原因。今日之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然而,从2002年刀郎的那场雪后,经济发展虽突飞猛进,可文化、艺术、精神文明建设却大大滞后,在许多领域,道德滑坡严重,假大空大行其道,诚实者吃亏,一如刀郎新歌所唱的“罗刹海市”现象。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深痛恶绝,但又无可奈何。尤其是近年,国际上,中美博弈加剧,再加上三年疫情,老百姓的日子越发不易,内卷之风盛行。当此之际,最需要的是文化艺术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正能量,是道德的回归,是价值观的重树。但我们的文化艺术界的表现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刀郎的新歌此时此刻横空出世,含蓄的艺术的批判了这种社会现象,可谓当代的来自民间的新《国风》、新《诗经》,乐而不淫,悲而不戚,哀而不伤。给人以清醒,给人以力量。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我甚至觉得,刀郎以一己之力,做到了文化艺术界的拨乱反正——至少是开了先锋。非常了不起。刀郎的新歌更唱到了国人老老少少的心坎上。大火是必然的。人民需要这样的民间土歌手。网络媒体时评人刘庆华写于2023年7月27日至8月2日课间

从零开始888 发表于 2024-2-11 19:55

刀郎他不是歌手,也不是歌星,他是歌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刀郎再火的背后